2017年3月18日一早,我院历史系14级历史班与历史文化班的学生,在历史系倪根金教授和谢萍讲师的带领下,前往东莞市茶山镇南社区古村落、牛过蓢古村落、东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与东莞可园等处开展古村落考察课程的实习活动。参与这次实践教学的还有学院科技史研究生和校农工党总支的党员。
同学们在南社古村落听讲解员介绍古村历史与民间文化
东莞茶山镇南社古村落是南宋末年会稽人谢尚仁南迁此地建立的,历经明清数百年的发展,最终形成了96000平方米的古村落。该村以“孝敬文化”为特色,保存有谢氏大宗祠、百岁翁祠、百岁坊等古祠堂22座。全村建筑布局主要以村内中心的水塘为中心,利用两边的自然地势,依塘而建,寓意着“一帆风顺”,祠堂、家庙则大多是二进四合院落的形式,是难得的珠江三角洲明清古村落的典型实例。同学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谢氏大宗祠及百岁坊等祠堂,体会到了这个中国传统文化名村和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的深厚文化底蕴,同时也了解了明清时期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和广府建筑文化。
村委、金牌讲解堂哥的精彩介绍
观看古树区
随后,师生们又前往茶山镇的另一个古村落——牛过蓈古村落。它开村于南宋末年,距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古村落现有保存完好的民居80多间,也保留了祠堂、书屋、里巷等。此外,古村还拥有48棵百年以上古树的50亩生态林。在该村村委、金牌讲解员堂哥的引导下,同学们行走在村道上,穿行在祠堂、古树里,凝望门楼,抚摸农具,仰望古树,聆听有关古村历史、掌故和农具功用的叙说。堂哥带有浓厚地方口音的精彩讲解,不时引起同学们的会意笑声。通过此村参观,同学们对古村落的认识更加充实,同时感受到当地干部对加强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乡村旅游的热情。中午,同学们在村里餐馆又品尝了极具当地风味的特色菜饭。
下午,师生们又赶往莞城参观了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这是一个建立不久的展馆,主要以图片和实物集中展示东莞市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包括莞香的制作技艺、莞草的制作技艺、东莞的传统小吃、麒麟制作、茶山公仔的制作、龙舟的制作、咸水歌等等。该馆旨在通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集中展现,将岭南文化继续发扬光大。在早已等待在门口的讲解员带领下,同学们边看、边听,边问。通过参观,同学们对东莞的香料、美食、传统习俗、传统曲艺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东莞的地方历史文化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同学们在可园认真聆听讲解
实践教学的最后一站是可园,它位于东莞市莞城区,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与顺德清晖园、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合称为岭南四大名园。它建成于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为莞城人张敬修所建。可园面积虽不大,但设计精巧,四通八达、雅意文风,把住宅、客厅 、别墅、庭院、花园、书斋,艺术地结合在一起,极具岭南特色。岭南画家居巢、居廉也曾居住可园十载,为岭南画派开创先河。行走在春花灿烂的园里,欣赏着墙上文人的墨画,观看地上通风送冷的气孔,同学们看到自然之美,感受艺术之美,体会到传统科技之巧。同学们感叹真不愧为岭南园林的代表作和瑰宝。
师生在东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合影
古村落考察是澳门太阳集团2020网站的实践课程之一,几年来由倪根金教授带队开展,旨在通过对古村落的实地考察,使历史系的学生对于如何保护、开发古村落、古民居等历史文化遗产有更直观、深刻的理解。本次实践教学得到了东莞市政协、茶山镇村组织、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可园博物馆等大力支持,特别是东莞市政协文史委李炳球主任、科技史毕业生刘冬莹文物干事积极帮助落实考察点,并牺牲周六休息时间陪同、指导考察。